杏鑫平台提供_肩负多方期待 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引发舆论高度评价

      发布在:杏鑫平台注册      评论:0 条评论

  11月15日—25日,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系统对主流媒体、全国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监测发现,“国家反垄断局成立”相关话题受到舆论较多关注,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事件概述     人社部网站11月15日发布消息,国务院任命甘霖为国家反垄断局局长,引发社会对“国家反垄断局”这一新机构的关注。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成立。舆论普遍认为,国家反垄断局的成立体现了中央对反垄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反垄断的决心。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11月15日—25日为监测时间段,相关舆情态势呈“山峰式”。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引发网民广泛讨论,舆情达到监测期最高峰(见图)。   杏鑫平台提供_肩负多方期待 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引发舆论高度评价     第一阶段: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任国家反垄断局局长,引发舆论关注     11月15日,人社部网站发布的《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显示,国务院任命甘霖为国家反垄断局局长。该消息引发关注。舆论热议“国家反垄断局”这一新机构,认为反垄断力度将加大。如21财经客户端发表的《国家反垄断局呼之欲出,中国反垄断执法迎来新格局》称,副部级官员配置、“国家”两字前置,国家反垄断局尚未正式“露面”就已足够“吸睛”。自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反垄断执法力量“三合一”后,反垄断力度持续加大,呼之欲出的国家反垄断局意味着反垄断执法向常态化推进,企业将面临强监管格局。不过,该局规格级别、人员编制配备、执法模式以及与地方衔接等仍待官方揭晓。     在微博平台,话题“甘霖任国家反垄断局局长”登上热搜,阅读量超1453万人次。网民评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期待新局长上任后有所作为。二是呼吁加大对腾讯、阿里等企业的惩罚力度。     第二阶段: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成立,舆情升至顶峰     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该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媒体与网民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等进行了报道。     舆论认为,国家反垄断局的成立将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反垄断工作的高度重视。界面新闻发表的《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成立,将强化执法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称,国家反垄断局的成立,体现了国家对反垄断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将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切实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规范健康发展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竞争环境。《南方都市报》刊发的《优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国家反垄断局肩负众望》称,国家新设国家反垄断局并设置三个新司局,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反垄断工作的重视,将加快健全反垄断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同时,一个整体机构的设立也意味着过去分散的一些职将得到整合,监管的权威性会增强,在“统一执法、统一 标准、规范执法”的框架下,反垄断工作将更加有力。     此外,部分舆论还关注国家反垄断局业务司设置,认为数字经济将成为执法重点。如企鹅号“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的《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 数字经济将成执法重点》称,从三个新司局的职责看,数字经济领域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执法、数字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被单独列出,数字经济将成为反垄断监管的重点领域。     在微博平台,话题“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1.2亿人次。网民评论也集中在支持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和呼吁严查整治腾讯、阿里等企业上。     媒体报道分析     以11月15日—25日为监测时间段,新华网发表的《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被广泛转载,转载量达6888条;中国经济观察网发表的《国家反垄断局首次亮相,局长是她》和澎湃新闻发表的《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甘霖(女)为国家反垄断局局长》紧随其后,转载量分别为1288条和594条。媒体除转载相关报道外,还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呼吁在加强专门监管机构基础上,继续推进反垄断立法。如新京报网发表的《国家反垄断局挂牌亮相,市场竞争监管有了更强“主心骨”》称,国家反垄断局的挂牌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反垄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加强专门监管机构建设,持续规范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竞争行为,加强民生、金融、科技、传媒等领域经营者集中审查,严格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的同时,还应继续推进反垄断立法,强化反垄断共识,合力推动形成经营主体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的市场生态环境。     二是关注国家反垄断局未来执法模式。如21经济网发表的《国家反垄断局呼之欲出,中国反垄断执法迎来新格局》称,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嘉鹏律师表示,考虑到反垄断执法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推测国家反垄断局在执法独立性方面会高于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其执法权和处罚权不会交由地方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实施。预计执法格局是在省级成立反垄断局,与省级市场监管局合署办公,受省级市场监管局管理,负责各省份的反垄断执法工作;省以下不再成立相应机构,相关执法调查、配合等职能由基层市场执法部门承担。《证券日报》刊发的《反垄断再出重拳 专家建议推动监管制度化常态化》称,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未来反垄断执法应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引领,着力于引导市场主体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追求合理的规模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同时,要适应新经济需求和市场主体的能动性,严格区分合理竞争和不公平竞争的界限,既要坚决打击垄断行为,又要有效保护资本属性,确保市场高效有序。此外,还要强化数字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意识。     专家声音     一是认为当前我国反垄断执法及技术力量不足,建议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反垄断体制机制、扩大人员编制。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王先林认为,目前我国反垄断执法力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反垄断体制机制,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强化反垄断执法的技术支撑,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反垄断执法队伍。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围提出,未来国家反垄断局如何与省级反垄断执法机构衔接值得持续关注。现在省级反垄断执法机构情况各异,如何统一还要继续观察。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所长杨东表示,反垄断常态化发展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技术力量。     二是关注我国反垄断执法情况,认为在公平、透明度、可预期等方面仍存改善空间。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认为,我国反垄断执法还有改善空间。在执法公平方面,一些地方龙头 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且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较长,但没有被没收违法所得,也没有说明理由。在执法透明度方面,过去6个多月,我国反垄断执法透明度在个案上仍存在差异。在反垄断执法的可预见性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如是否立案、何时立案、何时查结、如何查处、如何监督等。刘旭期待国家反垄断局推动我国反垄断执法工作实现常态化。(中国 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 雷斯妤)

Responses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