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5日讯 随着第二批国采的落地,网络上对于行业还需不需要医药代表这个话题,又开始变多了,今天大咪看到一个来自日本业界的有趣的说法。 小伙伴们都知道,日本最近几年的卫生政策和市场环境有点和咱们国内相似,最近又因为疫情和大家陷入共同的处境,再加上每年这个时期,业界都会发布医药代表人数统计。 所以,医药代表小伙伴们也在讨论这个话题。 首先,随着成熟药品受医疗卫生政策和医保支付带来的药价影响,医药代表人数会减少是必然的,在这点上很多国家都一样,但是,这个行业绝不可能不需要医药代表。 行业不需要医药代表的论调从哪里出来的呢?今日有日本小伙伴列出了下面 4 类人: 做过医药代表,但因为种种原因而退出的原代表; 仍在做医药代表,但是工作不顺利; 羡慕医药代表待遇好的人,或者没机会做代表的局外人; 为了流量吸引关注、制造恐慌的媒体人 哈哈,拿这些对照一下咱们这边,是不是有类似的地方? 要知道,网络上很多医药信息都是局外人写的,或者仅仅从单一某个位置来看产业前景,视野很有限,虽然这些信息对于资深的医药从业人员来说,不以为然,但是对于一些入行不久的新人,还是容易引起恐慌的,从一些留言反馈的确可以看得出来。 实际上,还要一个常见的论调是,认为 IT 技术发展很厉害,以后不需要代表传递信息了,这也是不可能的,前两年曾经还有人说将来不需要医生呢,AI 就可以进行诊断、开处方甚至做手术了,这种逻辑也可以放到药剂师上,不过,稍微想下也知道不可能,从古至今,技术都是工具,还得人来使用。 从过去几个月的疫情下的云办公中走过来,我们已经知道,没有线下的扎实功夫,线上的沟通和拜访只是想当然。 但线上拜访这些新环境又的确是未来所需要的,也许行业不需要的是旧时代的医药代表,对于具备新能力的医药代表依然是有强劲需求的。 目前国内医药从业人员有变化吗?对于做 代理的医药自然人的处境暂且不提,严格的说他们不算医药代表,咱们仅就 企业正式雇佣的医药代表员工来说,目前仍然少有人离开这个行业,所谓“大批人员流失”的假象,大多是在市场环境变化下,企业的产品组合和未来药物管线调整所造成的岗位波动,转岗和跳槽频繁了倒是真的。 对于创新药来说,切断医药代表的信息传递,等于切断了药企的生命线,我们可以看到,疫情中很多新药的推广都处于停滞状态。 没有医药代表,如何快速推进创新药临床经验的累积,如何快速传递临床试验数据?在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个体化创新疗法快速发展的今天,缺乏数据,医生根本不敢用新上市的这类 药品。 但随着带量 采购的推进,负责成熟药品的代表岗位会变少是必然的,也会造成未来两年流失加剧,而且,企业会考虑到人力成本,和提供价值不匹配的高薪老代表职位会受到影响,企业会转聘低薪酬且易于培养新能力的年轻人,就像日本一样,这些年 医药代表一直在缓慢减少,最近两年在加剧,累计减少了五千多名,流失的大多是以提前退休的形式而离开职位的四五十岁的老代表。 所以,疫情过去,企业会重新考虑医药代表的职能和规模,重新评估目前团队医药代表的能力,重新设计培训和考核体系,这是必然的。 大家最需要考虑的是,当这个行业需求的代表人数减少时,留下来的会不会是你?
本文由
www.healthprocn.org 创作,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转载前请务必署名
最后编辑时间为: 2020-09-22 09:13 Tuesday
官方招商
顶部按钮联系主管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