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首页_医疗器械这笔费用 每年5000万

      发布在:杏鑫平台注册      评论:0 条评论

  医药网6月15日讯 修或者不修,都是大问题。     原厂持续占据主导     6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 健康委办公厅关于采集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2019年度绩效考核数据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医院的进行绩效考核,可以注意到,通知里着重提到医院医用设备的相关要求。     从疫情期间能够看出,大型医疗设备对于辅助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设备作为机器,日常的保养和维护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保障,那么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售后市场呈现出怎样的生态格局?     目前,国内市场上医疗器械维修和售后的服务主体通常为原厂服务、第三方独立服务商、医院医工团队。     医疗器械行业研究者王强对赛柏蓝器械表示,这三者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原厂。     “原厂的优势首先是配件方面,如CT的球管,配件市场没有完全开放,配件的主动权掌握在原厂手上;同时,维修大型医疗设备的最新技术掌握在原厂, 原厂没有培训医院医工,让医院医工去掌握维修技术”,王强表对此谈及。     另外,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还涉及到专业工具的使用,这些专业工具在市场上很难购买到。     配件溯源是关键     第三方医疗器械维修作为独立机构,有优点也有不足。     王强表示,第三方服务机构在价格上相对较低,但是和原厂的服务仍然差距较大,第三方聘请工程师的水平有时参差不齐,对于零配件的来源也较为模糊,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很难真正解决。     同时,医院需要追溯配件的来源,如CT的球管是进口的,要提供海关报关单(原厂能提供),但第三方不一定能提供。部分第三方的配件有的是从旧机器里拆下,或者从国外市场买一些二手配件。     在这样的差异之下,第三方维修机构的竞争力慢慢变弱。随着技术的更新,第三方机构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受到了质疑,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机构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零部件要保持一定的库存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原厂只是针对自己的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维修,而第三方服务模式是整体打包医院各个科室的维护任务,目前第三方医疗售后服务机构国内有近千家。而国产企业在维修上仍与跨国企业有差距。     “国内一些设备企业,除了自己拥有维修服务人员以外,还培养一些 代理商的维修服务人员,所以有些维修是由厂家和代理商共同来完成,但水平也各有不同,与跨国企业在维修质量上仍有很大差异”,王强对此谈到。     目前,有一些中小型国产企业考虑成本与效率,有时也会把维修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维修机构。在2017年,苏州朗润曾和健康力医疗已达成合作事宜,苏州朗润的设备维修委托给健康力医疗。     王强指出:经多方了解,通常三甲医院每年设备维修的经费控制在5千万,80%维修费用集中用在20%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上。     远程监控设备故障     随着近年来 医疗器械产品与信息技术的改进升级,医疗器械的维护也已经开始依托大数据、新技术,“云售后服务”时代已经到来, 企业通过远程指导与操作,监控设备状态。     对此,赛柏蓝器械采访到了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客户服务部总经理袁健,了解医疗设备维护的相关情况。     袁健表示:技术更新迭代之下,客户服务模式从“被动叫修”进入“主动服务和互动服务”阶段,可以通过远程服务平台监测到设备运行状态,主动预警,在线预判故障,提前介入,减少设备宕机。     在疫情期间,远程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袁健指出:疫情期间,西门子医疗在传统的远程故障排查和预警功能的基础上,针对重点疫区和全国定点 医院的西门子医疗设备,开启主动性远程巡查服务。     另外为了避免医院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CT安装完成后,西门子医疗通过远程应用指导医院CT设备操作界面设置,完成医生设备操作培训,并提供后续培训和答疑。     对于未来医疗设备的客户服务趋势,袁健表示,西门子医疗会继续推进在线应用和数字化变革,提高服务的可及性,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Responses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