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主管_需求扩大 口腔医疗上游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发布在:杏鑫平台注册      评论:0 条评论

  今年以来,我国口腔医疗行业持续保持较高的融资热度。动脉橙数据库数据显示,今年1—8月,口腔赛道一级市场共发生15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累计超过15亿元,处于近年来高位。值得关注的是,在全部获得融资的口腔医疗企业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有11家,占比高达73%。     口腔医疗行业上游主要涉及口腔科医用耗材和设备的研发生产等,涵盖口腔科低值医用耗材、高值医用耗材及设备三大细分领域。近年来,高值医用耗材及设备逐渐成为口腔医疗行业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领域,特别是隐形正畸和种植牙两大板块均有明显突破;同时,口腔3D打印领域的研发和融资热度也在快速上升。      多重优势凸显      上游企业获得投资机构青睐     投资机构对于口腔医疗行业上游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主要与行业的发展现状有关。目前,我国口腔医疗产业链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上下游环节价值分布不均。其中,上游企业盈利能力强。例如,国瓷材料、美亚光电、时代天使、爱齐科技4家口腔医疗上游企业2021年财报显示,其毛利率分别达45.04%、51.15%、65%、71.33%。而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等中下游领域企业盈利略显乏力,平均毛利率水平整体低于上游企业,且头部效应日益加剧。此外,中下游还存在获客成本较高、议价能力较弱等问题。     不仅如此,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渗透率约为24%,远低于美国的70%。由此可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将持续旺盛。而行业上游口腔科医用耗材和设备领域有较好的营收能力,有望推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国瓷材料、美亚光电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两家企业业绩持续上升,仅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就已分别达到17.31亿元和9.0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47%和10.19%;时代天使今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毛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营业收入为5.71亿元,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此外,口腔医疗行业上游领域还具有准入门槛高、技术壁垒高、延展力强等特征。具体来说,准入门槛高是指口腔科医用耗材、设备的上市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阶段和审评审批流程,且周期较长;技术壁垒高是因为口腔科 医疗器械多为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涉及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甚至美学等学科;延展力强则是基于口腔科医疗器械的 标准化特点,相关产品往往能够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并形成规模化效应。     总之,凭借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较强的吸金能力和较高的竞争壁垒,我国口腔医疗行业上游领域正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也逐渐成为众多投资机构选择投资口腔医疗行业上游 企业的核心逻辑。      三大核心投资领域发展迅速      研发实力仍需增强     纵观今年1—8月口腔医疗行业的融资情况,隐形正畸、种植牙、口腔3D打印是融资热度高涨的三大核心领域,而这三大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和发展趋势各具特点。      隐形正畸行业潜在增长空间大     近年来,我国错颌畸形患病率逐年升高。灼识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正畸案例已由2015年的160万例增长至2020年的310万例;预计到2030年,该数量将达到950万。其中,隐形正畸行业是正畸行业中发展较快的一大细分领域,通过隐形矫治器进行矫正的正畸案例数量已由2015年的4.78万增长至2020年的33.55万,年复合增长率为47.7%;预计到2030年,隐形正畸案例数量将达到380万。     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正畸市场迅速发展。根据灼识咨询预测,2030年,我国正畸市场规模将达到296亿美元。其中,隐形矫治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5%。     除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外,隐形正畸产品较高的毛利率也是吸引资本关注的一大因素。凭借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隐形正畸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头部企业营收能力强,并频频获得资本青睐。今年以来,正雅齿科、牙领科技、爱世乐、普利生等隐形正畸企业相继完成融资,且多家企业的单轮融资金额达到亿元级别。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隐形正畸赛道来说,技术研发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今年以来获得较高融资的正雅齿科、牙领科技、普利生为例,3家企业均努力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注重创新产品研发。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隐形正畸市场主要由美国的爱齐科技、国内的时代天使等企业占据,其他多数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较小。     由于隐形正畸产品研发涉及口腔正畸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生物力学、智能制造等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需要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相关产品和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难度较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布局隐形正畸赛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隐形正畸企业而言,只有注重产品差异化,努力突破技术壁垒,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口腔种植产品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近年来,口腔种植赛道也一直深受资本市场青睐。目前,口腔种植费用主要由耗材(包括种植体、牙冠)费用、医师服务费、医疗机构运营费构成。除了较高的耗材费用,较高的医师服务费也是阻碍口腔种植降价的重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要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方式、强化口腔种植等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组织开展种植牙耗材集中 采购、实施口腔种植收费综合治理,开展全面覆盖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工作。其中,在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方式方面,《通知》明确,要有序推进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技耗分离”,完善种植牙牙冠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整合口腔种植价格项目。随着该项政策的推进,口腔种植价格有望下降至合理水平,这将有利于口腔种植产品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     目前,国内口腔种植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口腔种植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经验等方面积累不足,且产业链整体的商业化能力也有待提高。以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为例,高禾投资研究中心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国内口腔种植体品牌仍停留在简单涂层和喷砂酸蚀处理技术水平;而诺保科、士卓曼等国际种植体龙头企业则采用阳极氧化处理、亲水喷砂酸蚀处理等表面处理技术,使种植体具备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骨结合强度。     同时,我国口腔种植行业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也较大。由MedTrend医趋势等机构发布的《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0~44岁人群平均缺牙数为0.4颗,口腔种植的渗透率为2%;65岁人群平均缺牙数为7.5颗,而口腔种植的渗透率仅为0.5%。     可以预见,口腔种植产品一旦进入集采,单颗种植牙费用将大幅降低,旺盛且未被满足的种植牙市场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口腔种植产品集采的开展,对拥有价格优势的国产种植体、牙冠研发生产企业来说十分有利。      新兴技术推动口腔3D打印行业发展     今年1—8月,铼赛智能、倍康美、铖联科技等专注于口腔3D打印领域的创新企业陆续获得融资。上述口腔3D打印企业之所以受到各路资本追捧,除了注重技术研发与应用外,还因为其在产品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构建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努力。     口腔科是3D打印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用于口腔科的3D打印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用于制造金属牙冠、口腔支架等产品的金属3D打印技术;另一种是用于制造牙模、种植牙导板等产品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力促进了口腔医疗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效提升了口腔诊疗效率和质量。     作为新兴科技领域的参与者,口腔3D打印企业要坚持长线思维,提高技术、产品、品牌、渠道的整体闭环效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随着资本的竞相涌入,口腔医疗行业上游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但要意识到,资本热度的高涨并不意味着行业已发展成熟,相关企业应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开展技术深耕和模式迭代。(作者单位:动脉网)

Responses

评论已关闭。